展期       2022年 9月25日 – 2022年11月20日

地点       SGA沪申画廊,上海市 黄浦区 中山东一路 外滩三号三楼200002

艺术家   周啸虎、耿旖旎、赵博、贺勋、谭彼得

策展人    王凯梅


SGA沪申画廊 (上海)欣然举办群展「小夜曲: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展出艺术家包括周啸虎、耿旖旎、赵博、贺勋和谭彼得。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王凯梅策划,并持续至2022年11月20日结束。


何以定义“我们”? 在人类思想史数千年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与自然二元化的思考中,“我们”指向的一直是地球生物中以最高级物种自居的人类自身。在人类对于生存的反省,对思想和行动在历史、现在、未来的时间框架内的探索中,自然被视作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存空间的客体,一个拥有取之不尽的资源,服务于人类需求的被动场域,甚至长期以来我们坚信,人类活动无论怎样都不足以影响到浩大的地球自身。


两百年前,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的巨作《自然史》陆续问世。贯穿36卷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等多个部分的博物志最核心的思想,是一个全新而大胆的科学断言:围绕在人类周边的自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同人类社会的制度和文化一样,拥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并且人类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会直接影响自然的发展史。布封的自然观启蒙了视人类活动为改变地球生态的主要动力的人类纪思想,并一直影响到上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盖娅理论提出。最具创造力的人类同时也是对大地母亲最具破坏力的生物,这一总结迫使我们人类与同属一个星球的“非我们”,“非人类”在相互回馈与尊重的体系中寻求均衡发展的路径。


在这个「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的展览上,五位艺术家分别承担起人类纪里多样化的“我们”的代言人:


周啸虎从中国古代文人画入手,以历史的多层切面带来当代艺术对时空维度的重新认识。耕莘钓渭的典故引出古人游走于自然中闲云野鹤的生活状态,通过现代电影蒙太奇的剪辑语法和立体主义的拆解分割赋予画面运动性和时间性。而这种重组时空的现代手法同样可以落在中国古画中焦点透视的传统上,通过笔法的穿插,构图的变换,绵密舒缓的灵活呼应,抵达画面景深远近相映的运动感。不可否认,那纠缠现代人爱森斯坦的镜头组合,令毕加索痴迷的多维人体也曾同样是黄公望、倪瓒一辈的元人分解山水的方式。


贺勋的作品承担起艺术与自然的连接。蜂箱是养蜂人的劳动工具,在贺勋眼中它们化成艺术家外出写生的调色版。经过一个夏天的忙碌,守候在桦树林中的蜂农开始收获大自然的馈赠,艺术家也在自然的变化中提炼绘画作为生产的甘苦。人类养蜂的历史几乎与艺术在先人洞穴中的诞生同时开始,而大自然充当着这两种酿造、采择和对甜蜜的追求的同一来源。毕竟,蜜蜂与调色板,养蜂人与艺术家,蜂蜜与艺术,生活甜蜜的共同交汇点都落在身体的劳作耕耘和精神的提炼升华。


赵博的画布上密布的雪松散发的寒意,令人禁不住想象地球40亿年的历史上几度被冰雪覆盖的冰河纪。人类对于冰的集体记忆渗透在文明历史的不同阶段,不同文明的大洪水神话传递着自然对于人类的威慑力。今天,全球平均温度升幅已经在逼近 2℃的转折点,加速融化的极地冰川似乎正在构思下一个没顶之灾。赵博画中的冷酷仙境同时触动地球的遥远历史和威胁人类生存的不期未来,冰雪寒意中孤独穿梭的人类。


耿旖旎画中的矛盾性构成诱人的表达:善良的绿头鸭倒立在北极雪原的白夜,怒目圆睁的山地野狗在塞尚式的圣威克多山脚下做秀,被基因改造的不明生物带着挣脱母体的欲望蠕动…假如有一天,当地球上的动物开始集体蔑视和敌对人类时,我们是否应该自省:为这些与我们分享地球的非人类我们到底做过些什么?动物生存环境的不合时宜激发出艺术家为人类塑造生存庇护所的渴求,让我们也可以通过画存在于世界之中。


如何在这个关于我们的展览上谈论我们呢?谭彼得的绘画承担起人类最复杂的情感世界中爱的表达。从一封看不到收信人的航空信开始,谭彼得用电影海报和月份牌美女照的直白动感的绘画语言,讲述消费主义社会里脆弱的感情链接。美女香车满足欲望对财富的想象,老式自行车后座上的乡村爱情和青春燃烧的逍遥骑士,怀旧如同是抛向人类情感漩涡的下旋球,与地球的未来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类何以能够持续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因为有爱。


「小夜曲:关于我们的五个故事」的标题来自日籍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小夜曲:音乐与黄昏的五个故事》。在小说中,石黑一雄把五个痴爱音乐的艺术家的命运串联成一组音乐人生的浮世绘,以小夜曲的形式建构一部文字谱写的音乐体验。在这个用视觉艺术为旋律和音节的展览上,传统与创新,艺术与劳作、风景与意识、动物与人类以及人类情感的物质与精神谱出一部关于“我们”的小夜曲。它们纵横交织,上下流动,组成我们在世界生存的庞大体系。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1月20日结束。



艺术家简介


周啸虎

(生于1960年,中国常州)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周啸虎是中国视频动画的先锋人物,自1998年起,他开始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试验定格动画、视频装置等。作品自由跨越多种艺术媒介,涉及动画、录像、装置、雕塑和综合行动项目等。周啸虎致力于推动综合艺术的能量剧场,以泛现成品和“自动写作”作为方法论,拓展艺术疆域和生存观察。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在影像和真实物体间创造出不同的图像层次,他的作品反映了数字时代中,历史在其特定细节可能被放大、误读和遗漏的情况下是如何被记录的。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机构展出过,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利物浦泰特美术馆、瑞士波恩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

 

贺勋

 (生于1984年,中国江西 )200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北京。孑孓社策划小组成员。 贺勋的创作涉及绘画、诗歌文本和策划,关注农耕文明、神巫信仰和文学习惯在日常事物中的象征作用,着重于发现被忽视或被压抑的语言、民俗事项、图腾制度对当代生活的影响,藉此寻找人类普遍的情感关联、永恒的记忆及其衰败的历程。公共收藏包括星美术馆、德中艺术基金会、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等机构。诗歌及随笔散见于《西湖》、《飞地》、《诗江南》、《2006 中国最佳诗歌》、 《艺术世界》、《艺术碎片》等刊物。

 

赵博

(生于1984年,中国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年获艺术学士。2011年获硕士学位,期间赴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学院交流习。现工作、生活于沈阳。赵博成长于沈阳这座重工业与富含历史文化的古城,创作借由强烈反差的象征场景,凸显对现实文明的省思与反馈。在信息信息爆炸与环境污染之下,赵博通过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悲剧感,魔幻的末日场景、炫丽狂野的色彩暗喻着现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纷乱及精神上的焦虑不安。他的作品被震旦美术馆、克丽缇娜集团、台湾典藏杂志等收藏。

 

耿旖旎

(出生于1982年,中国沈阳)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文学士学位 ;2012 年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沈阳。耿旖旎的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和机构收藏,包括:乌里希克收藏,瑞士;白兔画廊,悉尼,澳洲;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久丽美术馆,沈阳,中国;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中国;和蓝顶美术馆,成都,中国。

 

谭彼得

(生于1988 年,中国南京)毕业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创作曾入围2013年意大利巴里美术学院的第十届意大利国家艺术奖和2014年意大利维博瓦伦蒂亚的里门国际艺术奖,其作品 《8.15》在2020年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展览空间




点击查看展览PDF